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30篇
  免费   2200篇
  国内免费   4188篇
林业   4333篇
农学   5783篇
基础科学   3617篇
  6370篇
综合类   12196篇
农作物   2165篇
水产渔业   1424篇
畜牧兽医   5310篇
园艺   1381篇
植物保护   2439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503篇
  2022年   1306篇
  2021年   1775篇
  2020年   1672篇
  2019年   1465篇
  2018年   1133篇
  2017年   1599篇
  2016年   1426篇
  2015年   1943篇
  2014年   1822篇
  2013年   2199篇
  2012年   2723篇
  2011年   2849篇
  2010年   2590篇
  2009年   2390篇
  2008年   2168篇
  2007年   2062篇
  2006年   1943篇
  2005年   1757篇
  2004年   811篇
  2003年   704篇
  2002年   563篇
  2001年   598篇
  2000年   672篇
  1999年   836篇
  1998年   769篇
  1997年   661篇
  1996年   594篇
  1995年   635篇
  1994年   501篇
  1993年   435篇
  1992年   454篇
  1991年   339篇
  1990年   301篇
  1989年   202篇
  1988年   164篇
  1987年   125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4篇
  1966年   4篇
  1964年   5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连葱4号是以连引洋葱1号为母本、富永中生为父本配组杂交后,经多代系统选择育成.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等优点.平均每667 m2产量5000~6 500kg,适于长江流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92.
植物光自养微繁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光自养微繁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从提出该理论至今, 许多研究者已在光自养微繁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 使这一新技术逐步完善。本文对光自养微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介绍了光自养微繁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在种苗工厂化生产中的应用, 并提出光自养微繁技术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993.
外源氯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不同水平外源氯处理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L. ) 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Cl- 、NO3- 、氮、磷、钾、钙和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一定范围( 6.25~100 nmol·L - 1 ) 的外源氯处理, 不降低番茄生物量甚至促进生物量, 并可明显提高番茄幼苗对钾、镁、磷的吸收和氮素利用效率, 而200、300 mmol·L - 1 Cl- 处理的幼苗干物质积累极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994.
绿豇1号是从宁波绿豇豆品种宁波绿带中经系统选育而育成的。其生育期48~61d,嫩荚绿色,长圆棍形,平均荚长58.1cm、宽0.72cm,单荚重18.6g,质地脆嫩,风味好,品质优,商品性佳。抗白粉病、煤霉病能力均较强。平均产量2000kg/667m2,较宁波绿带增产10%左右。绿豇1号已在浙江、上海、福建、江苏等省市示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5.
张易  杨清  陈敏 《园艺学报》2006,33(2):369-369
马铃薯野生种是重要遗传资源。微型薯诱导技术作为重要繁殖方法在栽培种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野生种上迄今仍鲜见报道。本研究以3个马铃薯野生种Solanumpinnatisectum,Solanumcardiophyllum和Solanumbulbocastanum为材料进行微型薯诱导试验。将带有两个节间的茎段外植体接种  相似文献   
996.
浅谈无农药污染果品生产的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果品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无公害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生产优质、无农药污染的果品已成为果树生产的发展方向.在生产中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已成为果业科技工作者和植保科技工作者的共识.近年来,笔者积极探索无农药污染果品生产的技术措施,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无农药污染果品生产的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供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997.
精确农业是超前性的农业新技术。由于精确农业充分地利用了作物、土壤和病虫害的空间和时间变化量来进行耕作和田间管理,因而,取得的经济和环境边际效益非常显著。结合我国国情,研究发展适用的精确农业技术体系、应用体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精确农业的研究与发展将有助于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方面重大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业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998.
杨燕 《中国果菜》2006,(6):30-30
近几年来,日本甜柿较普通有明显的优势,经济效益显著,为此,在我区开展了日本甜柿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工作。我们经多年试验总结出一套日本甜柿早期丰产栽培技术,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9.
1000.
AIM:To study the isolation,expansion and purific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from 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UCB),and investigate some biological identities of MSCs.METHODS:(1) MSCs of UCB,adult bone marrow (BM) and fetus BM were isolated by centrifugation with Ficoll,and the different kinds of MSCs were observed everyday.(2) Surface markers of MSCs were identified by flow cytometry.(3) The level of HGFs (TPO,SCF,FLT-3L,IL-6) secreted by different sources of MSCs was checked by ELISA method.RESULTS:(1) No difference in morphology of the colonies between UCB MSCs and BM MSCs was observed.However,the mononuclear cells needed in culture of UCB MSCs was about 3 times more than that in culture of BM MSCs.The times of UCB MSCs colony formation and confluencing were longer than that of BM in primary culture.(2) After passaged,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oliferation rates of 3 kinds of MSCs.Only 4 of 15 UCB samples contained a homogeneous population of MSCs.(3) UCB MSCs shared the same markers with BM MSCs.Neither hematopoietic marker nor immunologic recognition antigens were expressed.(4) The level of hematopoietic growth factors (HGFs) secreted by 3 kinds of MSCs was similar.CONCLUSIONS:(1) MSCs were isolated from UCB,but the amount of MSCs in UCB was smaller than that in BM,and just seldom samples of UCB contained homogeneous MSCs.(2) MSCs from UCB and BM shared the sam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such as proliferation ability,surface markers,immunophenotypes and HGFs secre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